什么是土壤環境背景值?
發布日期:2022-01-13
土壤環境背景值指在自然背景下,僅受到地球化學過程(也就是土壤自然形成過程)影響的土壤中元素或者化合物的含量水平?,F代社會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大,純粹的自然背景值很少。因此,各國通常把在土壤自然背景值之上,疊加受非點源輸入影響(比如較大范圍內受大氣沉降或施用化肥農藥影響)的土壤中元素或者化合物的含量水平,也作為土壤環境背景值。
土壤環境背景值一般包括兩類:一是區域性背景值,即具體地塊所在區域土壤污染物的背景濃度,需要在對各采樣點的土壤元素或者化合物含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用一個或一組統計量來表達。二是地塊尺度背景值,即具體地塊附近未受點源污染,與具體地塊土壤理化、地質等特性相同或相似地塊中土壤污染物的濃度。
土壤環境管理中,通常需要利用土壤環境背景值判斷具體地塊是否受到污染,不超背景值的,通常認為未受到污染。
各國一般首選地塊尺度背景值進行比較。
實踐中,因普遍工業化的原因,具體地塊附近可能沒有可與之進行比較的背景地塊;此外,利用已有的區域性背景值進行判斷,可以節省開展地塊尺度背景值調查的費用,減輕企業負擔。在上述情況下,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允許利用區域性背景值進行比較。